导航菜单
信息搜索
 
咨询服务详情
组织绩效与变革因果关系模型
  • 组织与变革

Causal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Change[组织绩效与变革因果关系模型](伯克&李特文

转型变革与业务变革。 W·沃纳·伯克与乔治·H·李特文的组织绩效与变革因果关系模型解析。 


什么是组织绩效与变革因果关系模型? 释义

变革中的组织往往处于混沌状态之中。 如同理查德?帕斯卡与安东尼?阿索斯提出的“7-S架构 ”,伯克-李特文模型亦包含了一系列因子,用以考察混沌状态下的组织运作。 但是,伯克和李特文更进一步,提出在各类事件中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。


伯克-李特文模型的起源。 历史

1960年代,乔治·H·李特文与其他一些学者致力于组织气候(Organizational Climate)的研究。 1992年,伯克与李特文在《管理学刊》(Journal of Management)第18卷第3期上共同发表文章,对7-S架构提出改进意见,除了增加因子,且将其与高端变革流程理论相结合,指出组织事件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。


伯克-李特文模型的运用。 应用
分析组织变革 
把握组织变革
管理组织变革
预见组织变革
伯克-李特文模型的步骤。 流程

伯克和李特文首先区分出转型因子(黄框)与业务因子(绿框)。 
当组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,转型变革随之产生,直接影响组织的使命、战略、领导力和文化。 
组织的业务因子继而受到影响: 结构、系统、管理实践及组织气候。 
转型因子与业务因子共同作用,又对组织动机产生影响,并进而影响组织绩效。 
形成带有反馈机制的环路: 组织绩效又对组织的外部环境产生影响。
伯克-李特文模型的优势。 优点
概要: 此模型纳入了众多的变革因子。
组织的外部环境是主要因子(尽管它不一定是起始因子)。
因子之间存在着层级与因果关系。
此模型对组织气候(日常的、组织业务层级)和组织文化(根本的、组织形态层级)的影响变量与应变量进行辨识与区分。
伯克-李特文模型的局限。 缺点
此模型显得过于复杂(尽管较之现实的复杂组织,仍是非常地简单)。
有些组织变革可能是由领导层直接发动的,或受到其他内部因子影响,而非组织外部环境。

脚注信息
 Copyright(C) ZKMC  上海哲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沪ICP备09039324号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2870号
关注企业管理,关注哲楷咨询微信

图片